周末大儒:荀子
2011-10-11

  本文摘自《中國歷代大儒》作者:舒大剛/主編 出版:吉林教育出版社

  荀子是年齡戰國“萬馬齊喑”的集大成者,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初一位巨匠。先人對荀子爭議頗大,有的說他是孔門嫡傳,有的說他是儒門異端;有的說他是法家,是黃老思想家,有的說他是經師,是獨裁主義實際的祖師……實在,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價值,荀子對儒學的奉獻,就在于他的“雜”,他的“異”。

  一、荀子的生平事跡

  人們普通都以為荀子姓荀,這實在是一個過失。除《史記》,先秦兩漢的著作都稱其為“孫”。特地是《荀子》一書,簡直都稱“孫”。[注]韓非為葡子先生,其著作也稱“孫子”。所以,稱荀是后起之說,荀子當為孫子。

  荀子是趙人,為孫氏。因此,他很能夠系衛公子惠孫之后,由衛而入趙。

  荀子約生于公元前336年。他20歲時,就已在燕國處置政治。他支-持燕王啥把王位禪讓給其相子之,但燕王啥沒有聽他的勸說。[注]在燕國的游說失利后,荀子的行跡共有20多年不分明。但至公元前286年時,荀子以“秀才”見稱于世。此時齊國稷下之學正盛,齊囗王繼齊宣王之后,召集天下賢才而“尊寵之”。田驕、慎到、接子這些出名的學者,都齊聚齊國稷下學宮,號為列大夫,享用優渥的政治生活待遇,不治而談論,作書以刺世。荀子年50才始來稷下游學,但他對諸子之事都有批判,以為“非先王之法”。

  前286至前285年,齊活王滅掉了宋國,炫耀武功,不尚德治,荀子曾停止諫諍,但不獲采用,于是他就離齊赴楚。

  前284年,燕將樂毅率燕、趙、韓、魏、秦王國之師攻齊,陷齊都臨淄。齊囗王逃宮,被淖齒殺死。齊國幾至淪亡。前279年,齊即墨守田契乘燕惠王用騎劫代樂毅為將之機,向燕軍發動反攻,一舉光復失地,“迎襄王于莒,入于臨淄”。齊襄王復國后,汲取齊囗王的經驗,又召集亡散的學士,重整稷下學宮,“修列大夫之缺”。這時,荀子在楚國,正逢秦將白起攻楚,陷郢燒夷陵,舉國大亂,楚人倉惶遷都于陳。荀子在戰亂中離楚來齊,參與稷下學宮的復原重建任務。由于田驕等老一輩的學者已死,慎到、接子又不在齊國,荀子憑他的學問和才德,在復辦的稷下學宮中“最為教師”,“三為祭酒”,成為稷下學宮的首領。

  前264年,齊襄王死,荀子在齊更不失意,秦國于此時延聘他入秦,荀子遂離齊赴秦,對秦國的政治、軍事、民情習俗以及天然地形等都停止了調查。他倡議秦昭王重用儒士,“力術止、義術行”。秦昭王固然行動稱善,但他現實上正忙于吞并和平。所以商子之說在秦不能夠失掉采用,于是荀子又只好離秦而往游他國。

  前259至257年間,荀子曾在趙與臨武君在趙孝成王前議兵,提出了“善用兵者”“在乎善附民”的主意,以“王兵”服氣了臨武君的“詐兵”,使趙孝成王和臨武君都不得不稱“善”(《荀子·議兵》)。但處于“爭于氣力”確事先,趙王“卒不能用”。于是他只好分開父母之邦而又回到齊國。

  齊國這時齊王建在位,但朝政由“君王后”(襄王后)掌握。荀子向齊相進言,論述齊國際外大勢,勸他“求仁厚明通之小人而托王焉與之參國政、正是非”,并對“女主亂之宮,詐臣亂之朝,貪吏亂之官”的弊政停止了批判。后果,正如《史記·孟荀列傳》所載:“齊人或讒荀卿,荀卿乃適楚,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。”荀子冷言進諫反而遭到了忠言的攻擊,因此他在齊國再也呆不上去了。于是他轉而赴楚,正碰上楚滅魯新得蘭陵之地,因此被春申君任命為蘭陵令。

  荀子在楚為蘭陵令也不是好事多磨的。他任職不久,就有人向春申君進讒,于是他只好離楚而回到趙國。在家邦,荀子這次失掉了較高的冷遇。任他為“上卿”或“上客”。楚人聽到后,就勸諫春申君,春申君又“使人請孫子于趙”。荀子致信辭謝,對楚政多所批判。春申君深為懊悔,又一再堅請。能夠是為春申君的誠意所動,荀子又回到楚國,復任蘭陵令。

  前238年,楚考烈王卒,李國伏死士殺春申君。荀子得到政治上的依托,廢官居家于蘭陵。“著數萬言而卒,因葬蘭陵”。其壽能夠高達百歲。

  荀子的著作,見于《荀子》一書。《勸學》、《修身》、《不茍》、《非十二子》、《天論》、《正名》、《性惡》等22篇,都為葡子親著。其他10篇,有的為荀子弟子所論,有的為荀子所纂輯的資料,它們都是我們研討荀子的思想和事跡的次要資料。

  二、性偽之分

  獸性論是荀子社會政治觀、倫理觀、教育觀等的實際條件,是荀子思想體系中最富饒性情的主要組成局部。荀子對獸性題目停止了深化而零碎的論述,對先人發生了深入的影響。

  獸性是什么?荀子說:

  凡性者,天之就也,不可學,不可事。(《荀子·性惡》)

  又說:

  不可學,不可事而在天者,謂之性。(同上)

  以為獸性的一切外延,都是天然天生的,都不是后天的進修、人為所能有的。這種“天就”之性,也就是天然屬性。荀子在“性”前加一“凡”字表示統括,也就掃除了獸性中有非天然屬性的具有,一定一切獸性皆屬天然。

  石立歡送訂閱鳳凰網歷史電子期刊

分類:著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