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青城文化輝煌的根本原因(組圖)
2012-02-19

是青城文化燦爛的根本緣由(組圖)

  • 打印
  • 大中小
2012年02月14日08:35蘭州晚報

  

說兩句分享
是青城文化燦爛的根本緣由
是青城文化燦爛的根本緣由

  一被稱為黃河下游一顆燦爛明珠的青城,歷史長久,文化遺址眾多,民風率直古樸,素有“風雅青城”、“仁義之鄉”的佳譽。現具有省級文物維護單位1處,縣級文物維護單位50多處。2004年被列為甘肅省民族、官方文化維護工程十大項目之一;2006年被定為“甘肅歷史文化名鎮”;2007年被定為“中國歷史文化名鎮”;2008年被定為“甘肅省特征鄉鎮”;2009年被命名為“國度特征旅游鄉鎮”;青城古鎮古建筑群落正在申報“國度級文物維護單位”。

  青城有古烽煙臺、秦長城、漢屯田、唐龍溝堡、宋筑青城等歷史遺址,它抽象、活潑地展示了青城千年古鎮歷史的非常實在性。青城明清以來廟宇重重,各類廟宇、戲樓、會館、書院建筑群落達80多處。這些建筑年代長遠,設想精致,氣勢雄偉,古樸高雅。樓臺殿閣,起脊重檐,雕梁畫棟。壁畫楹聯、磚雕木刻,熠熠生輝,文化檔次極高。廟中所雕神像品種簡直包括了中國歷史上一切的神像造型,且形神兼備,栩栩如生。廟宇內儒釋道三教并列,各顯其能,各得其所,調和共處。各種廟會項目單一,定時定點,范疇大,參眾多,影響長遠。青城古時經濟興旺,商賈云集,會館雄偉,多達7處,祠堂林立,多達20多處。青城民居庸俗,布滿濃重的文化氣味和中央特征作風。以“四合院”為代表的民居普及城鄉,多達150多院,至今保存的明清四合院尚有50多處。青城的詩、書、畫活潑,具有普遍的大眾根底。古今曾呈現一少量有影響、有成果的詩人和字畫家。青城各類大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非常提高。以秦腔為代表的戲劇和以“西廂調”為代表的“青城小曲”植根于村、社以至家庭,供扮演的大型戲樓就有10座。各類大眾性的文藝扮演,門類普遍,形式豐厚,方式多樣。“道臺”獅子、豪杰武鼓、跑旱船、踩高蹺、鐵芯子等極具中央特征,為大眾膾炙人口。

  青城文化胸無點墨。歷經數百年的開展,逐漸構成了“耕讀為本、重教崇文、勤奮致富、爭優創新、調和共處、行為文化”的青城特有的肉體風范。時至本日,這里的人們在行進的路途上仍然遵照著它、理論著它。在這里,保守文化失掉了很好的繼續和發揚;社會主義古代文化也不時失掉開拓和創新。

  二臨時以來,人們總是在問:青城文化為什么能取得如此燦爛的成果?終究是什么培養了青城燦爛的文化景象?筆者依據多年專心研討發覺,興學重教是青城文化燦爛的最根本緣由。

  青城人向來注重教育,每個家庭不管貧富都要想方想法讓本人的孩子去求學,其最低規范是要孩子“睜開眼睛,會認字、會記賬、會寫信”。事先逐漸下降為求學是營生和升遷的手腕,求學是報效祖國的路途。“萬般皆上品,唯有讀書高”,成為人們的座右銘。因而,孩子不管在私塾、私學、學堂取得什么學位,什么秀才、貢生、高小畢業,都被看作是家庭的光彩,人們總是要高看一眼。以至連高小畢業都要騎高頭大馬,披紅掛彩,鼓樂演奏,將捷報送往其家,教師上馬后都要親筆書寫本人所撰的對聯貼在大門之上,以彰顯其光彩,并承受大眾的評審。臨時以來,在整個青城都呈現“家家都有教師娃,戶戶能聞讀書聲”的場面。青城人有一種習氣,青城黃河大峽石門凡家庭碰到婚、喪、嫁、娶,廟堂聚會,都要請“禮賓老爺”掌管。他們頭戴紅頂小帽,身穿長衫馬褂,或充任司儀,或主念祭文,或演講訓話。這些人是被看作是“有功名”的人。他們大出風頭,備受人們尊崇。但這種角色只要取得各種頭銜的人才干擔任,沒有必定的學位和相當的文化水平是不行的。

  青城教育開展的光芒階段是在明末清初。這一時期青城地域呈現一批私塾、私學,簡直普及各個街巷。有益用廟宇、殿堂辦學的,有在本人家里辦學的。這些私塾、私學都獨尊儒學,以孔孟為師,以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以及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弟子規》之類為根本教材。古青城的一些進士、舉人、貢生都是從這些私學、私塾以及府、縣舉行的庠學(儒學)進去的。自乾隆丙子年(1756年)青城人周贊元成為條城第一位開科舉人,創始了讀書致仕先河以來,人們看到了讀書的特殊成效。于是進一步掀起了延聘教師、送子讀書的高-潮,從此,青城考秀才、奪貢生、及第人、取進士接二連三。社會習尚隨之大變,呈現“衣食足、禮節興、民氣和而頌聲作”的昌盛景象。

  進入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時期,青城教育開展步入壯盛時期,這時,興辦書院之風大起,蘭州呈現蘭山書院、五泉書院、皋蘭書院三大書院,青城則呈現“青城書院”、“六德書院”兩大書院,鄰縣靖遠辦起溥文書院。風趣的是,這些書院的很多投資者、主辦者、授書者卻是來自青城的一批佳人,不少人是舉人、進士。他們單獨閱歷了一條“學而優則仕,官畢則回鄉,回鄉便教書”的通路。他們從小在故土青城遭到嚴厲的優良的儒學教育,長大后經科舉考試一步步獲取貢生、舉人、進士稱號,進而又經過舉貢考職,獲取官職。有的被分發省內外充任府、縣官吏;有的被簽分朝廷翰林院、吏部、戶部、刑部任高官。這些人學問廣博,才疏學淺,博古通今、曉得中外。他們又都閱歷了殘酷的政治環境考驗和錘煉,積聚了豐厚的政治妥協閱歷。不難設想,他們教授給教師的學問和閱歷必定是一流的,是理想的,他們教出的教師必定是鶴立雞群的。在他們的勤奮耕耘之下,青城一批又一批學子紛繁走還俗門,走上社會,走向報效祖國之路。小小的青城能凝結這樣一批進士、舉人教書,真是青城學子之福,青城百姓之福。

  三就現有材料研討,這一批青城佳人對教育的奉獻,大致有以下類型:建議“陜甘分闈”的蘭山書院山長、舉人滕烜。條城東灘人滕煊,咸豐五年(1855年)榮膺舉人,授刑部安徽司主事。離任后,經陜甘總督府聘用擔任了甘肅最高學府蘭山書院的山長,并臨時擔任主講。之前,甘肅人考舉人要赴陜西招考,“路途悠遠”、“道阻且長”、“艱難重重”。于是滕烜呈請時任陜甘總督左宗棠奏請朝廷同意“陜甘分闈”。同時他和道員曹炯等準備建材,集資50多萬兩白銀,在安寧門外樹立了蘭州貢院一座;左宗棠奏請朝廷同意“陜甘分闈”后,于1875年在蘭州城西海家灘樹立了甘肅舉院一座。從此,甘肅舉院從光緒元年至光緒29年(1875年—1903年)為甘肅考取681名舉人,后進京招考,共考中進士116名,僅青城就考及第人15人,進士6人。這些成果的取得,滕烜功不可沒。

  創立青城書院的進士顧名和舉人劉世保、張錦芳。清嘉慶庚辰進士顧名,官授江蘇宜興知縣,前任寧夏書院、柳州書院山長,并任主講多年。清道光11年他和條城名流劉世保(舉人,曾任麻城縣令)、張錦芳(舉人,曾任平涼教諭)在大煙商楊順倫、顧永泰等支撐下創立了青城書院。書院建成后,他們三人都擔任主講,其中顧名、張錦芳還先后擔任了山長。在青城書院擔任過山長的還有孝廉馬璞(琢之)。擔任過主講的著名人士還有進士高鴻儒(雪磐)、舉人高炳辰、李霖(兆蓉),孝廉劉應甲(乙山)、孝廉盧政(敏齋)、臨洮孝廉于世卿(包田)、凈水孝廉陳錦文(云章)、涼州副榜張鈞、貢生高鳴桂等。

  捐建三個書院、創立六德書院的太教師李凱德。清嘉慶的國子監太教師李凱德(1771年—1848年),清道光11年(1831年)青城書院創立時,他是主動倡議者和次要捐資人,所捐的白銀400多兩,使書院得以建成。皋蘭書院建院時,李凱德一人捐白銀500兩,使得條城子弟在皋蘭書院上學時,有優惠待遇。當前為便當條城河北地域教師就近上學,道光25年(1845年)時年70歲高齡的李凱德一人捐資在蔣家灣建筑了條城第二座書院“六德書院”。其中他捐出水地10畝2分,捐資600千文。受其影響,鄰里同鄉也自覺捐款900千文。“六德書院”建成后,范疇達40多間房屋。這個書院之所以稱為“六德書院”,是由于李凱德兄弟六人,辨別是崇德、耀德、四德、志德、八德、凱德,而凱德又是老六,故他建的書院稱為“六德書院”。為永久留念他的功德,外地百姓還為他立了功德牌。

  擔任三大書院山長的舉人李繼洞李繼洞(1809年—1866年)榜名紹晟,字少溪,清道光癸卯舉人,咸豐元年孝廉方正,恩賜六品頂戴,侯銓知縣。及第后臨時擔任皋蘭書院、六德書院、靖遠溥文書三個書院的山長。同治六年選任平涼教諭。他培育了不少貢生、舉人和進士。如條城東灘李楊宗(清光緒癸未進士)、張樹滋(光緒庚辰進士)、張照南(咸豐癸丑進士)、李篤宗(咸豐壬子舉人)、高振采(拔貢)等,便是教師的自得門生。他的七個兒子兩個是貢生。五個是庠生。人們尊稱他為李老爺。李凱德的曾孫李尊堃,清末庠生,曾被任命為敦煌縣令,但他未去當官而繼續他先祖事業,臨時擔任“六德書院”山長和改為“六德高小”后的校長達數十年之久,培育了不少人才。民國十六年(1927年)被國民政府授予“一等金色獎章”。

  由官員轉做教書育人的進士和舉人。進士楊巨川,于1904年中甲辰恩科進士簽分刑部主事,前任湖南新田、麻陽縣令,民國時任固原、敦煌縣令。1929年辭官回鄉后被劉爾炘延聘治理五泉書院,后五泉書院改為五泉圖書館,被教師治理得有條不紊,煥然一新,讀者云集。當前又應甘肅學院(蘭大前身)所聘,講授詩學及“三通”。高炳辰,清光緒23年(1887年)及第,25年(1899年)赴京會考未中,便留京任教。八國聯軍入京后,高炳辰前往青城書院任教多年,教出一批字畫人才,后被銓為寧夏教諭。條城東灘人張照南,清咸豐壬子科(1852年)舉人、癸丑科(1852年)進士。任戶部湖廣司主事、河南司郎中,任職30多年。回條城后,主講五泉書院多年,其教師有成果者,普及大江南北。退職時曾寄錢助辦東灘箭亭私塾安全塾。張兆熊,道光壬辰文舉,丙申進士,歷任浙江會稽壽昌知縣,回鄉后教書數十年,諸生盈門,培育貢生、舉人不少。東灘黃崖口人李霖,榜名兆蓉,字雨亭,號鏡溪,云門隱士,清光緒癸卯副貢,乙酉舉人。舉貢考職四川州判。官位直隸式牧(州副主座)。教師喜詩詞,古、近體俱佳,著有《云門集》。離任后臨時在青城書院主講,高徒甚多。張樂天、劉翰臣、張偉堂、李春泉均出其門下。清貢生李世與,臨時擔任靖遠縣溥文書院主講,培育教師眾多。清光緒甲辰進士,曾任靖遠縣長的范振緒教師(隴上著名的字畫家)便是教師的高徒。羅經權(1867年—1931年)字子衡,條城城河人,光緒21年(1885年)中進士,旋授翰林院庶吉士,部銓山東沂水知縣,前任西寧、肅州道尹、甘肅大林區專員、甘肅實業廳長。他雖未在青城主教,但其于1917年興辦“甘肅省甲種農業學校”,為甘肅農林開展培育了少量人才。其書法、詩詞在青城影響較大。其三子羅吉凱文宗兩漢,書法北魏,造詣很深,曾任平羅縣長。

  四興學重教的后果,使青城出了不少人才。據楊巨川《青城記》載:青城清代出了翰林1人,進士10人,舉人23人,貢生83人(實踐數字比這多很多)。今查《榆中縣志》:清代金縣(榆中)共有進士15人,其中青城籍進士就占了11人,(其中一人是翰林)他們是:

  顧名:嘉慶庚申科(1820年)宜興知縣。張兆熊:道光丙申科(1836年)壽昌知縣。張兆南:咸豐癸丑科(1853年)戶部郎中。高鴻儒:咸豐癸丑科(1853年)禮部主事、荔浦縣、銀河縣知縣。

  周得程:光緒丁丑科(1877年)興縣知縣。張樹滋:光緒庚辰科(1880年)樂會知縣。李揚宗:光緒癸未科(1883年)戶部主事。羅經權:光緒戊戌科(1885年)翰林院庶吉士,沂水縣知縣、西寧、肅州道尹。

  魏命侯:光緒戊戌科(1888年),榆社、知樓知縣(此人被《青城記》漏記)。

  楊巨川:光緒甲辰科(1904年),刑部主事、麻陽知縣、敦煌、固原縣長。

  在青城,不只出的舉人多、進士多,而且在書法、繪畫、詩詞和文學各個范疇的文學藝術人才也是屢見不鮮。高炳辰、白元文、王元、李公善、羅經權、楊巨川、李聯桂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。另外,還呈現了少量工商企業家。

  民國時期,太平盛世,但青城教育開展步伐未停。科舉制度廢棄后,呈現少量中小學校。青城一地僅縣立初等小學校即達四所,低級小學十來所。這一時期青城有一批在外地上學的專科畢業生和卸職官員(一些人還是專員、縣長)回鄉教書育人。束縛后,青城教育步入民辦與公辦相分離的階段,構成村村有小學,青城鄉內有獨立低級完整中學兩所的場面,其中東灘中學成為蘭州市重點中學。這在榆中縣沒有第二個鄉,即使是在全省范疇內也算少見。另有少量教師奔赴蘭州、榆中縣城上學。教育事業開展的后果,使得青城人才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。但究竟束縛前后青城出了幾人才,至今尚缺少一個正確而又完好的統計數字。但是,我們從東灘李氏一族于2008年重修《家譜》時所做的普查統計后果得悉,僅李氏一族,明朝時就出了低級將領3人,清朝的進士1人,舉人6人、貢生35人、孝廉方正3人、武舉3人。大清、民國、中華群眾共和國時期將軍級3人,民國時期的縣、團級軍政官員17人,中華群眾共和國成立后的縣(處)級以上和副低級職稱以上職員120多人,另有碩士、博士、博士后20多人。這些數字從一個正面闡明了題目。

  五歷史閱歷證實:一個中央的教育文化興隆與外地經濟、社會開展密不可分。二者互為因果,相互推進。經濟的開展必定隨同教育文化的衰亡;而教育、文化的復興,反過去又會推進經濟、社會的繼續、安康開展。這是一個辨證同一的聯系。往日青城的燦爛,始于明末清初資本主義萌芽形態下外地商品經濟的開展。事先隨著棉花種植技術、養蠶技術的引進,古條城的紡織、印染業衰亡;隨著煙葉種植技術的引進,古條城的水煙手任務坊衰亡。最多時達二百多家。于是古條城的貿易和以黃河為通道的水陸交通運輸業很快興隆興旺。這里天然構成了大船渡口和小船子渡口兩大碼頭。依托水上交通,條城的水煙銷往內蒙、山西、陜西,又經過這些省份便當的陸路交通銷往北平、天津、上海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和廣東等地,進而通達全國。外地適令商品,如茶葉、花布、絲綢、白糖、首飾等又返銷條城。同時靖遠的煤炭、景泰的鹽巴、南北山的豬羊、糧油也都在這里買賣。于是條城一時成為蘭州西南一個方圓百里的集貿大市場和消費材料、生活用品的集散地。為順應商品經濟和市場開展需求的廟宇、祠堂、會館、商鋪、民居和飲食文化應運而生。那些表示精神文化和肉體文化生活的詩詞、書法、繪畫、戲曲以及扮演藝術也都活潑起來。一朝一夕,日趨幼稚。于是構成商賈云集、民情風雅、人文聚集、遺址眾多的古條城一派昌盛景象。

  作者:李青惠



Copyright © 2012 Sohu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搜狐公-司 版權一切
網頁設計,
SEO,古董拍卖
分類:飲食優惠